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 微专业介绍

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 微专业介绍

学制:1年

简介:

本微专业聚焦生态文明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旨在构建生态保护核心理念 + 旅游开发实操技能 + 自然教育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面向专业: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风景园林、旅游学等

总学分:11学分,课程门数:5门。

知识目标:学生将掌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低碳旅游规划、乡村社区参与等核心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熟练使用生态监测设备、旅游GIS系统、自然教育课程开发工具等,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素养目标:形成生态伦理观,具备多利益相关方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生态旅游领域发挥专业素养,推动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学》(开课时间:2025年秋季学期,每周六周日上午,要求3节连排,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生态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与趋势,使学生掌握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内容涵盖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原理,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与生态脆弱性等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价与开发,以及如何识别和评估具有生态价值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这一资源的原则和策略。

这门课包括如何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以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探讨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确保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探讨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和文化的影响,强调社区参与和文化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生态旅游在不同地区的实践效果和面临的挑战。

学习本课程,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未来从事生态旅游相关工作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景观生态学》(开课时间:2025年秋季学期,周一晚上,要求3节连排,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农业景观生态学是一门融合生态学、地理学与农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课程重点探讨农业景观的格局、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容涵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景观规划与可持续管理等核心议题。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践应用-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学生运用“3S”技术及景观分析工具,诊断农业生态问题并设计优化方案。通过案例分析与野外实践,培养学生系统性的生态思维和空间分析能力,使其深刻理解“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振兴培养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乡村建筑生态学(开课时间:2025年秋季学期,周四晚上,要求3节连排,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的宏大背景下,《乡村建筑生态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前沿交叉选修课程。课程致力于打破生命科学与建筑设计、材料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壁垒,系统讲授生态学基本原理如何与乡村建筑的选址、设计、建造、运维及更新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深度融合。

课程内容涵盖三大模块:理论基础(生态学核心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外生态建筑思想)、技术方法(乡土建筑的生态智慧解析、被动式设计、绿色建材与地方材料创新、水资源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政策与实践(乡村建设政策法规解读、江西“1269”行动计划专题、国内外优秀案例剖析)。

课程采用“理论讲授 + 案例剖析 + 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将通过课堂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更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基于‘1269’行动计划的江西某地乡村生态建筑(或社区)更新”这一核心实践课题,开展调研、分析并完成概念设计。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系统思维、跨界整合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使其能够为描绘新时代“赣鄱风韵、田园诗画”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贡献智慧与力量。

《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开课时间:2026年春季学期,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当学期实际情况确定,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这门课程主要运用生态旅游学、地理学和规划学的一般原理,研究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流程,主要讲述生态旅游规划概论、生态旅游规划理论基础、生态旅游规划实务。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生态旅游规划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掌握适应未来生态旅游发展需要的相关理论及基本方法、技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然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开课时间:2026年春季学期,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当学期实际情况确定,上课地点:前湖北院、旅游公司)

本课程聚焦自然教育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涵盖生态解说技术、研学课程设计、安全风险管理等核心模块。结合江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特色,如鄱阳湖湿地、庐山森林、候鸟等,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如江西国家公园自然学校、社区生态研学营),培养学生设计面向 K12 群体、生态游客的体验式课程能力,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同时,引入旅游公司的培训资源,让学生了解会展服务在自然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 微专业介绍